
前言
到這個章節介紹了絕大多數會使用到的 Astro 功能,後續的章節會著重在講解一些額外的環境設置。讓我們把製作好的網站放到伺服器上可以被其他人造訪吧。
SSR vs Static
到目前為止教學都是以靜態生產的方式的使用 Astro,
也就是預先渲染的網頁文件可以被靜態的放置在伺服器上被索取。但如果你有架設 SSR (Server Side Rendering) 網站的需求也可以根據需求選擇有對應服務的雲端平台供應商。
如果要複習動靜態網站可以複習第二章節:Astro 系列文第二日:現有問題與解方
我的經驗
各家平台的文件已經寫得夠完善了,去看看吧:部屬教學 - Astro DOCS。
- Netlify 有極好的整合與開發體驗值得一試,可以無腦的透過 GUI 把網站很快的部屬上去,適合新手。
- GitHub Pages 中規中矩,要小心資產連結需要有 Repo 的前墜。舉例來說專案存放在 GitHub 當中:
accountname/my-project
那麼該專案的 GitHub Pages 預設連結就會是https://accountname.github.io/my-project
其中my-project
專案名稱前墜要自己手動添加,可用 base 設定。當然你都可以採用自己的域名。
選擇有經驗的部屬平台即可,我是使用 Cloudflare Pages,原因是因為它們的 CDN 很有名氣,部屬靜態檔案就選它了,加上文件簡單易懂體驗至今還不錯。
事實是部屬靜態網站大多都不會到收費的標準,挑個順眼的使用即可,不用糾結太多。
總結
以上是我對部屬靜態網頁的經驗,接下來文章都會講一些觀念想法或是周邊設置的內容。
- Day21 - 部屬升空 - 相同文章同步發布於 iThome 鐵人賽中
2023 iThome 鐵人賽 - Astro 系列
- Astro 系列文第三十日:系列回顧與反省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九日:製作作品集參考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八日:近期與資源雜談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七日:視圖過度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六日:建構網頁概念篇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五日:基礎指令與設定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四日:添加 ESLint 與 Prettier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三日:路徑別名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二日:環境變數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一日:部屬升空
- Astro 系列文第二十日:實作搜尋功能
- Astro 系列文第十九日:RSS 端點
- Astro 系列文第十八日:實作集合分類功能
- Astro 系列文第十七日:頁籤
- Astro 系列文第十六日:內容集合
- Astro 系列文第十五日:基礎布局
- Astro 系列文第十四日:圖片最佳化
- Astro 系列文第十三日:Markdown 與 MDX
- Astro 系列文第十二日:基礎路由
- Astro 系列文第十一日:全域狀態管理
- Astro 系列文第十日:整合 UI 框架
- Astro 系列文第九日:腳本
- Astro 系列文第八日:實作整合 Tailwind
- Astro 系列文第七日:實作按鈕元件
- Astro 系列文第六日:樣式
- Astro 系列文第五日:基礎元件
- Astro 系列文第四日:基礎指令與設定
- Astro 系列文第三日:建構新專案
- Astro 系列文第二日:現有問題與解方
- Astro 系列文第一日:起飛前置準備